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有个乡建院│ 中国乡建院“乡村振兴·北京论坛”成功举办

乡建院 2022-09-25

乡村振兴·北京论坛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居庙堂之高的理论家和沾满泥土的基层组织共同对话,才有可能确立农民主体性,激活村庄真正活力。”2018年11月10日,中国乡建院与北京农展会携手举办的“乡村振兴·北京论坛”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圆满落幕,来自全国300余名县乡领导、企业家代表、乡村实战人员等参与论坛,国际商报社、中国农业信息杂志、小城镇建设、新京报等数余家媒体现场报道。

本次论坛以2018(第四届)北京国际农业·农产品展览会为依托,聚焦新时代乡村振兴实现路径,以“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为主题,邀请各界人士精彩分享,分别从理论政策、组织经营、文化本位、创新实践案例等多方面平行探讨与深度交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赵树凯,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徐祥临,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全国首家资金互助社推动者姜柏林,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何慧丽,原郝堂村支部书记、全国劳模胡静,中国乡建院副院长薛振冰,中国乡建院副院长胡晓芹等界内嘉宾应邀出席。


“理论政策”应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赵树凯在开幕致辞中谈及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历史一再证明,真正的振兴不是解读文件,而是解读农民、顺应农民,强调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主体性的重要性。他表示,改革历程和经验显示,理论和政策研究往往滞后于基层实践。乡村振兴的要义应该是立足乡村,面向农民,而不是立足文件,面向领导。不论是学者研究,还是基层实务,都应如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 赵树凯


“内置金融”有效组织激活村庄 

解决农村真实困境

作为首先提出“内置金融村社及联合社体系”的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在此次论坛上,则特别谈到“内置金融”是组织和激活农民主体性的有效举措,分享乡建院实践案例如何运用“内置金融村社及联合社体系”召唤出农民组织经营村庄的主体意识,激活农民的首创精神,从而解决农村中金融互助难、资产资源储备经营难、产权交易难等农村真实存在的发展困境。

始终扎根一线的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特别强调,新乡村建设是对乡村复杂的生态系统、生计系统、人文系统、治理系统、基础性支撑体系的梳理、修复和激活,只有用村社内置金融将农村农民的组织体系、信用体系和产权交易体系建立起来,农民才会自发的将资产资源资金集约经营起来,使村庄生出强大的内生动力,从而充分吸纳衔接外部资源,创造城乡间共生共赢、价值可续的新发展模式,实现价值共振。

中国乡建院院长 李昌平


“文化本位”培育自觉人格

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副院长何慧丽通过“弘农试验”的案例,提出以“文化本位”为切入点,指出人的社会是“以文化人”的,因此,必须深耕农耕文明、乡土文化,以文化为本位,从乡村共同体文化的培养出发,培育出“农民文化自觉”人格、“农村社会主体文化意识”,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中文化与人的振兴。

在演讲过程中何慧丽也分享了“弘农试验”实施阶段:从村庄共同体文化的培养出发;以弘农书院为平台以“文”化人,培育农民组织的根本力;现代戏剧《弘农儿女》培养新时代农民文化艺术的主位感等。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副院长何慧丽


“郝堂路径” 让乡村振兴战略找到系统建设样板

作为全国系统乡建典范的郝堂村原村支书胡静,则从实际基层工作出发,分享了位于豫南山窝子里的信阳郝堂村,如何在十年历程中从破败不堪、年轻人流失、老人留守的空心村,变成如今备受各界关注的“以村民为主体”的示范性美丽乡村。

其中,谈及2009年通过探索以“内置金融”发展为手段,促进村社综合发展的村庄发展模式;建设有茶文化特色的生态文明新村;重建“三位一体”(经济发展、社区建设、民主治理)和“四权统一”(产权、财权、事权和治权)的村社共同体三大战略,增强村庄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性的实践手段,郝堂村进行了村庄修复,再造乡村教育,开展农村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的全过程。

原郝堂村支部书记、全国劳模胡静

“乡村振兴·北京论坛”大合影

专家讲师合影

此外,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乡建院副院长胡晓芹和来自一线的乡村实践者聊起了“我的村庄我的家”,讲村庄故事、话乡村振兴。小朱湾、石龙村等30个乡建院优秀合作项目的一线实操者、县乡村干部和村民同台论道,共同探讨如何壮大农民收入、发展村集体经济,将乡村经济如何振、产业生态如何兴,讲得更透彻、清晰。

“圆桌对话”现场

中国乡建院副院长 胡晓芹

乡村建设是个复杂的巨系统过程,只有直面乡村在几十年来时代变迁中遗留下的真实问题,以农民为主体,从政策、金融、文化多方面进行学理探讨和案例分析,才有可能在此轮乡村振兴中,找到更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正如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祥临教授指出,在重构城乡关系里,要避免资金、资源等要素单向流向城市,应以内置金融为切入点,使农民合作社真正掌握农村金融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从而激活和培养出农民主体性和首创精神,将乡村建设成有灵魂、有精神、有文化的最美模样,最终实现在乡土大地上构建互融互通的平台,行大道、建大业、成大器。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祥临教授

图文 / 乡建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图片阅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